师范生的非专业讲课“实习”

时间:          作者:胡敬修    查看:138   


  作为一名化学师范生,投身于教育事业是将来的选择,练就与教学有关的各项技能对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上学期,负责2016级化师班有机化学教学的焦晓云老师十分重视“准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经常会在有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留给我们一些非专业讲课“实习”的机会。
  “上节课的总结课件已发到群里,下次课由某某和某某你们两人来总结回顾,收到请回复。”“课件已发到群里,下次课由某某你们两个讲新授课,可以对课件进行修改,欢迎板书。”在班群里,经常会在有机课结束后看到这样的通知。焦老师也经常会当堂对“老师们”的授课表现点评一番,课讲得好不好与学生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备课的用心程度有关。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焦老师开始每节课后随机叫1到3位同学进行“授课演练”。一个学期下来,班里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有一次“登台授课”的机会。轮到我时,我讲的是新授课《单糖的化学反应》,课后焦老师QQ私戳我说,“课讲得不错,从着装、板书到提问互动,都很有范儿,完全不像初上讲台,课堂氛围比较活跃,感觉你很能胜任中学老师。”我曾为老师的这番夸赞而沾沾自喜,回想起从备课到上课这段过程,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辜负,但依旧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选修《庄子》这门课,老师要求分组汇报讲老师尚未讲过的《庄子》,我作为小组代表,在汇报完后,被老师挑出了各种错误,关于这两次非专业“实习”,我认为:
  授人一碗知识,得需储备一桶。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先具有余足的知识储备,无论专业性还是非专业性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在讲《单糖的化学反应》时,我去图书馆借阅并查看了各种版本的教材,并通过中国大学MOOC观看了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课程,我发现不同大学、不同教材的知识挖掘深度和知识点安排不同,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我只能对这些知识点“全盘接收”,对照老师给的新授课PPT来补充新的知识点。把知识深入下去,把课讲明白,“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这样,倘若自己连像化学反应机理这类的原理都不明白,怎么讲给“学生”听?而在讲庄子时,我草草地从图书馆借了本《庄子大讲堂—庄子的逍遥处事》,从中断章取义般摘取只言片语,做成PPT上台汇报,结果被老师挑出了一大堆毛病,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好,我觉得汗颜。
  台上分钟表演,台下数时排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场精彩的演出都是台下幕后几十遍、千百遍排练预演的结果。记得一位现工作于济南新东方的张立琛师哥在一次分享自己的就业交流会上说,新东方的老师在办公室里“变态般”对着墙壁讲课,而且每讲一节课要写、要背上万字的手稿。当时我还觉得不可思议,直到我在第二天讲课前,对着PPT排练数十遍到深夜凌晨,却仍对自己讲得不满意时,我才感同身受。三尺讲台上,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台下学生关注的焦点,而这又对教学效果有着一定影响。有着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新任教师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在几十年的不断重复中练就的。
  诙谐幽默常伴,课堂用心开演。一堂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老师把知识点讲到位,更在于老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跟着老师的步伐接受新知识,而不是满堂灌。调动学生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师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语言、眼神等交流互动,判断学生能否跟上自己的节奏,并做出适应的节奏调整,以达到较好的上课效果。老师在授课中如若能将诙谐幽默融入到课堂里,势必会让学生在哈哈一笑中加深对老师上课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我自己在讲课时,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尽管老师评价“讲得很有激情”,但是过于严肃古板,“低头”一族常有,这是我今后应该提高注意的地方。
  在大学里已经讲过三次“公开课”,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锻炼,尽管每次讲课都会犯很多错误,而这些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机会,“犯错要趁早!”在大学里,在每一次非专业的讲课实习中提前犯该犯的错误,加以改正,我相信会受益匪浅。


山东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633次访问,全刊已有850929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