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掬伏山水 初心不改再远行

——教育学部“远行支教团”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纪实

时间:             查看:85   

  不忘初心奉献,再赴盛夏之约。2018年的夏天,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由教育学部不同专业年级12名成员组成的“远行支教团”于7月7日抵达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5天、以“艺体教育城乡均衡”为主题的暑期支教活动。
  这是“远行支教团”走进伏山的第5年,五年一瞬,硕果累累:中国教育新闻网、大众日报、齐鲁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荣获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远洋“探海者”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全国二等奖;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一批批“远行人”的传承和坚持,是一年年深入乡村的义无反顾,更是清泉细流般绵长深重的支教情怀。
  白墙油彩翻飞舞 酷暑辛劳奉献情
      谈及此次支教生活中最骄傲的一件事,“远行支教团”的队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包含“春”“夏”“秋”“冬”4个单元的“二十四节气”主题墙绘。活动开始前,“远行支教团”成员从趣味性、知识性两方面入手,在伏山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吴锡光指导下,确定了本次墙绘的主题,并快速投入艺术创作。室外气温超38度,工作时间达10小时,绘画总长度近40米……面对困难,队员们毫不退缩、互相鼓励,在阳光暴晒和持续高温下高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走廊的墙绘工作。为了呈现墙绘的最佳配色效果,姜朝玮、庞美琪、刘士虎等团队成员对色彩调配反复斟酌。尽管颜料沾满了衣服与皮肤,他们也毫不在意;作为“夏”主题的绘画组长,队员任晴不顾身体不适,坚持参加墙绘活动并独立完成4幅墙绘的填色上色工作,一人挑起整组的大梁;任会芳、牟丛菁等队员,完成了自己任务后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填色、勾边等任务,大大推进了墙绘工作进程。经过全体队员们的不懈努力,24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又贴近生活实际的图画一经“上墙”,便收获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与好评。
  回忆起墙绘时的场景,任晴感慨道:“墙绘那一天非常累,天气酷热、时间紧、任务重。连续高强度作业,队员们精神几近崩溃,但看着活泼的图画在我们笔下一点点成形、渐渐鲜亮起来,想着孩子们看见墙绘时惊喜的神色,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三尺讲台勤耕耘 趣味课堂新意多
      教育教学工作,是远行支教的“重头戏”。今年支教团的授课理念充满新意,队员们根据支教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所了解的先进教学方式,对课程领域、授课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他们尝试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学习的魅力,寓学于乐,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作为本次支教活动的美术教师,刘士虎根据自己所教授科目的特点,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大胆打破常规,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他对学生的座位灵活处理,让班上的18个孩子围着讲台和黑板形成一个圆圈。这样便于学生全方位观察教师的授课示范,更便于教师在学生自由艺术创作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交流与指导。
  浪花激荡,必触礁岩;焰火流光,蓄势多时;彩虹乍现,风雨为媒。由于教学经验的匮乏,初为人师的队员们面对课堂管理有些束手无策,但是团队成员积极思考、商讨对策,利用“游戏”“班会”等形式,潜移默化传授知识、以情动心。姜朝玮作为电子钢琴教师,面对向零基础学生教识“五线谱”的“世纪难题”,灵活动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应用具体事物加以辅助,以5条长长的毛线充当“五线”,邀请孩子们扮演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孩子们边“跳动”边大声唱出音阶。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且加速了学习进程、加深了学习印象,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让学生全都掌握了五线谱的识记。
  生活简朴苦与乐 自食其力展笑颜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我们‘远行支教团’的传统。”“远行支教团”副队长窦中意如是说。一间厨房、两张大桌、三餐四菜五味俱全,脚步声、案板声、水流声响成一片。这就是“远行支教团”的“集体厨房生活”。热气腾腾的小屋子里,大家忙而不乱、各司其职。洗菜、切菜、下锅、翻炒,“掌勺大厨”行云流水的一套把式让人眼花缭乱;和面、揉面、葱花、油盐,“面点师傅”的白案技艺真是相当精湛;忘放盐了、又糊锅了、水倒多了、偷吃没了,真切平凡的小插曲总能让人捧腹大笑。大家围坐在桌前,分享着凝聚集体劳动成果的美味饭菜,畅谈课堂内外的新鲜事,分享着教学生活中的全新体验和感受……那些孤独烦闷、失落疲惫、犹豫彷徨,都化为欢声笑语,随着炊烟轻轻散去。
  “这里的生活教会了我如何成长。”成长,是无数瞬间的累积,是面对陌生环境时的积极适应,是艰苦条件下的自食其力,是遇见困难时的勇于克服,更是面临挑战时的勇于尝试。洗漱池建在宿舍楼的外面,晚上楼外漆黑可怖,但还好,大家结伴同去,一路欢声笑语;夏天的宿舍热浪滚滚,拍不尽的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但还好,队员们的玩笑与肆意的畅谈驱逐了烦躁;水土不服使一位队员身体抱恙,感冒发烧让人痛苦煎熬,但还好,队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加速了她的康复。这次支教,正赶上队员庞美琪的19岁生日,她本以为这次生日会在无人知晓中匆匆过去,没想到队员们偷偷为她准备了生日惊喜。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彼此给予陪伴的力量让所有的困难都变得甘甜。感谢彼此,更感谢伙伴在身边。
  相遇相伴贵相知 心照不宣情意深当被问到这次支教最大的收获时,庞美琪谈到:“这段经历让我骤然成长又让我‘俯下身来’。孩子们教会我如何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及怎样永远保持童心,用儿童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焦一铭谈到收获时说道:“在班级里我要对学生的安全和学习负责,在团队里我要为了我们的团队建设而不断努力。”成长就是这么简单,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相互学习,实现自身成长质的飞跃。
  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的,临别之际,他们用最稚嫩朴实的方式向远行团的队员们表达他们的真情。“在排练最后汇演的舞蹈时,孩子们用她们的专注和认真,以最不可思议的速度掌握了舞蹈,以优异的成绩为十五天的教学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任晴动情地说。支教结束后,这种真情并没有因为时空的变化而淡去,而是弥足珍贵,一路延续。庞美琪说:“回家后收到了很多小朋友的信息,都问我明年还去不去。”一条条信息,寄托着孩子们的牵挂,串联起师生的情谊。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远行的意义,不是为了展示出说走就走的洒脱,而是为了奉献出经过深思熟虑、万千打磨后的精华积淀;支教的目的,不仅是去传授各种文化知识,更是为了去了解、去陪伴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假期,帮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尽自己所能去关爱,给他们带来一丝光热、一份希望。正如“远行支教团”队长栾正鹏所说:“如果能有孩子因为我们这短短十几天的授课有所收获,这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贾树硕 向诗雨 汪玉迪 李晓娜 李爱玲赵如霞 梁月婷 刘玉娇 郭冬旭)

山东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768次访问,全刊已有8523568次访问